英鎊突破1.3關卡!中美貿易戰升溫,2025年GBP/USD走勢分析
**英鎊兌美元突破1.3000關卡,中美貿易戰為主要推手。**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市場動態背後的故事,以及對我們這些交易者的意義。
川普又開戰,中國祭出125%報復性關稅
最新消息顯示,英鎊兌美元(GBP/USD)已經突破1.3000關口,目前交易價格為1.3067,日內上漲0.77%。這波漲勢的主要推手是中美貿易戰的再次升級。
川普政府將對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145%,北京方面則回擊稱這是個「笑話」,並反制祭出了125%的報復性關稅。這場貿易戰的加劇讓市場避險情緒升溫,美元指數表現疲軟。
我是在2019年那波貿易戰開打時就在市場上了,當時最大的教訓是:不要低估地緣政治對匯市的衝擊力。那一年我差點被川普的推特轟炸打趴,看到這則新聞有種回到過去的感覺,嘖嘖。
數據面更添英鎊動能:美國消費者信心暴跌,英國GDP超預期
不僅僅是貿易戰推動英鎊上漲,經濟數據也提供了額外助力:
1.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暴跌至50.8(前值57.0)
2. 美國通膨預期飆升:一年期從5%升至6.7%,五年期從4.1%升至4.4%
3. 英國2月GDP增長0.5%,優於市場預期
這種數據組合簡直是GBP/USD多頭的完美風暴。美國經濟數據疲軟 + 英國數據強勁 = 英鎊多頭派對。
在外匯圈混了這麼多年,我看到的短線影響是這樣的:
當消費者信心指數暴跌,且通膨預期飆升,市場通常會對美聯儲的政策前景產生疑慮。通膨預期上升 + 經濟放緩 = 滯脹恐慌,這對美元通常不是好消息。
我記得在2021年通膨開始起飛時,很多新手都以為高通膨會讓美元變強(因為會升息嘛),結果呢?市場「提前反應」把美元先賣一波。這次也有類似味道,大家擔心美聯儲被迫在經濟弱、通膨高的情況下做選擇。
中長線觀察點:貿易戰2.0會比上次更猛?
從基本面來看,這次貿易戰有幾個值得我們關注的點:
1. 關稅力道比上一輪更大 – 145%和125%都遠高於2018-2019年的水平
2. 英國經濟出現韌性 – 0.5%的GDP增速在當前全球環境下算是亮點
3. 美國通膨壓力居高不下 – 核心PPI仍在3.3%,高於目標
記得我2019年交易日誌寫過:「貿易戰就像下棋,要看三步而不是一步」。這次中美互相加碼關稅,會不會引發一連串的產業鏈重組和資金流動?這才是長線交易者應該關心的問題。
技術面:GBP/USD上看1.3207,RSI顯示多頭勢頭增強
從技術角度看,GBP/USD突破1.3000後,下一個阻力位在4月3日創下的半年高點1.3207。如果突破這一水平,1.3300將成為下一個目標。
相對強弱指標(RSI)顯示買家正在集結力量,這通常是上漲趨勢加速的先兆。
若價格回落至1.3000以下,立即支撐位在4月11日的低點1.2968。再向下則是1.2900和200日均線1.2815。
阻力位 | 支撐位 |
---|---|
1.3207 (4月3日高點) | 1.2968 (4月11日低點) |
1.3300 (整數關口) | 1.2900 (整數關口) |
1.3400 (心理關口) | 1.2815 (200日均線) |
技術分析這檔事,我用了快十年才稍微有感覺。新手朋友們記住:技術形態是概率而非必然,永遠搭配風控策略。
外匯摩西怎麼看?貿易戰背後的交易機會
說真的,看到這則新聞,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2019年被川普深夜推特嚇醒的日子。那時我做多澳幣,結果一個貿易戰消息,被打了個措手不及。
現在呢?經驗告訴我貿易戰往往帶來三類機會:
1. 風險貨幣的短期波動 – GBP、AUD、NZD等通常受到影響
2. 避險貨幣的強勢 – 日圓、瑞郎可能會有表現
3. 新興市場貨幣的錯誤定價 – 恐慌時往往過度反應
目前GBP/USD的走勢是短期機會,但我會特別留意英鎊是否能維持在1.3000上方。若跌破200日均線,那可能就是”謝謝再聯絡”的信號了。
在我的交易系統中,通常會等待價格回測確認後再進場。GBP/USD上破1.3000後回測成功是較佳的多頭進場點,止損設在1.2950保守一點,報酬風險比至少要1.5:1才考慮開倉。
新手容易踩的坑:貿易戰新聞該怎麼解讀?
交易八年來,我看過太多新手在這類事件中被”洗”出局,主要是這幾個坑:
1. 反應過度 – 新聞出來立刻全力進場,結果發現只是短期波動
2. 理解片面 – 只看到”貿易戰”這個標題就做空美元,卻忽略了避險需求可能支撐美元
3. 忽視技術面 – 完全被基本面牽著鼻子走,不看支撐阻力位
4. 未設止損 – 認為方向對就一路抱著,結果被突發逆轉”斷頭”
我現在的做法是:先確認長期趨勢,再看消息是否與趨勢同向,最後找技術確認點。順勢而為,不跟政治人物對賭。
貿易戰對2025年外匯市場影響:專業交易者這樣看
關於中美貿易戰對2025年外匯市場的影響,許多投資者都有疑問:
中美貿易戰對英鎊匯率有何影響?
貿易戰通常會增加市場不確定性,但對英鎊來說,反而可能形成相對受益。當中美互相加徵關稅時,全球投資者尋找”第三方”資產,英鎊就成為合理選擇,特別是在英國經濟表現相對穩健的情況下。
2025年GBP/USD走勢預測
今年GBP/USD很可能維持在1.28-1.35的大區間震盪。影響因素包括:
– 美聯儲與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差異
– 中美貿易談判進展
– 全球經濟增長速度
– 地緣政治不確定性
我見過太多”專家”給出精確數字的預測,後來卻被市場打臉。交易是概率遊戲,而不是預言。
貿易戰下哪些貨幣對值得關注?
除了GBP/USD,還有幾個值得關注的交易機會:
– AUD/JPY:貿易戰緊張通常會壓制風險貨幣澳元,提振避險日圓
– USD/CNH:直接反映中美關係,波動性可能增加
– EUR/GBP:當歐洲被夾在貿易戰中間,這對貨幣的表現會很有趣
常見問題 FAQ
Q:貿易戰升級會持續多久?對匯市影響持續多長?
A:歷史經驗看,貿易戰通常不是短期事件,2018-2019年持續了近兩年。匯市通常第一波反應劇烈,然後進入波段式反應階段,隨後才是長期結構性調整。
Q:在貿易戰背景下,新手交易者應該採取什麼策略?
A:降低槓桿,縮小倉位,拉長時間周期。貿易戰時期的市場噪音更大,短線交易難度倍增。可考慮等市場價格回歸技術區間後再尋找清晰的入場點。
Q:英鎊突破1.3000後還有上漲空間嗎?
A:從技術面看,還有上漲空間。但能否持續取決於三個因素:美國經濟數據是否繼續疲軟、貿易戰是否進一步升級、英國經濟表現是否能持續優於預期。
Q:如何在新聞行情中保護自己的資金?
A:設定合理止損、減少倉位規模、避免在重大新聞出來後立即進場。最重要的是,永遠不要在情緒激動時交易。
結語:機會與風險並存,交易者需保持靈活
經歷過多次貿易戰的洗禮,我最大的體會是:這類事件往往創造波動,而波動意味著機會和風險。
對於GBP/USD的這波上漲,我的策略是:
1. 觀察1.3000能否成為新的支撐
2. 等待價格回測確認後尋找多頭機會
3. 密切關注美國消費者信心和通膨數據
4. 關注中美貿易談判的最新進展
最後分享我交易生涯中最值錢的一課:與其追逐每一波行情,不如等待確定性高的機會。市場永遠在那裡,錯過這一波,下一波還會來。但如果你的資金在錯誤的行情中消耗殆盡,就沒有機會等到下一波了。
交易不求炫技,只求長存。在貿易戰的大浪中穩穩活下來,比賺一筆大的更重要。各位交易者,保持警惕,但也別錯過機會!


外匯摩西|人如其名,命運多舛,卻從未放棄過交易的信仰。
第一次進場是 2016 年,重倉做多英鎊,結果遇上脫歐公投黑天鵝,一夜之間賠了 68%。當時沒有停損概念,只剩下一句話:「我真的不適合做交易嗎?」
但我沒放棄。三年後,靠技術面波段操作,在美元指數(DXY)突破 98 關口時抓到順勢行情,單季資產成長 212%,也因此被選入台灣某知名外匯學院的進階策略交易培訓班,並參與過 Myfxbook 認證模擬賽事,獲得月度排名 Top 10。
從英鎊閃崩、美聯儲 QE 到日圓干預,我歷經過各種政策風暴與市場劇變。曾經一年爆倉兩次,現在連止損點都設得跟量化交易員一樣精準,連報酬/風險比都會控制在 2:1 以上。
累積交易筆數超過 3,200 筆(含現貨、差價合約 CFD)
日誌紀錄本超過 8 本,逐筆反省交易邏輯與心態偏差
勝率穩定在 62–67%,最大回撤已控制在 10% 以下
目前已獲得 TradingView 策略開發者認證徽章(Pine Script 筆者)
與兩位量化策略開發者合作開發「多幣種動量交叉系統」供 Telegram 社群測試
如果你也怕再當下一個冤大頭,就來這裡一起學會少賠多賺、穩穩活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