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宣布暫停相互關稅90天!中國貨品關稅卻升至125%
**特朗普政府最新的貿易政策顯示出策略性的選擇性關稅調整**,一手鬆、一手緊的做法讓市場措手不及。這次的政策宣布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重大影響,尤其是針對中國的高額關稅將重新定義美中經貿關係。
今天要來跟各位分享的是特朗普政府最新的貿易政策轉彎,這消息一出來我差點把手上的珍奶噴出來。特朗普在2025年9月4日宣布立即暫停對多國的「相互關稅」和「10%關稅」90天,同時卻把對中國的關稅提高到125%!這根本就是經濟版的「六親不認,專打中國」啊!
我記得以前在貿易戰初期投資美股時,每次特朗普發推特,隔天就是一場腥風血雨。現在他回來了,老招牌又上演了,只是這次玩法更高階。
延伸解讀:這對投資人有什麼意義?
**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投資市場的影響需要分層次理解**,不同資產類別會有不同反應。這次政策明顯是「區別對待」,對中國強硬,對其他國家則適度鬆綁,這種差異化策略將影響不同地區的投資表現。
短線影響(價格、數據、消息反應)
短期來看,這個消息可能造成以下影響:
1. 美元匯率波動加劇:政策不確定性通常會導致美元走勢更加劇烈,目前看來美元指數可能出現短期上漲。
2. 中國相關資產承壓:125%的關稅簡直就是「經濟核彈」,你想想看,原本賣100塊的東西,加了125%關稅後變成225塊,這還能有競爭力嗎?中國出口股、相關ETF恐怕會受到明顯衝擊。
3. 避險資產吸引力提升:我剛才有看到日元和瑞郎都明顯走強,避險貨幣在貿易緊張局勢下通常是首選。黃金也可能因此受惠,已經看到向3100美元挺進。
4. 澳幣意外彈升:有趣的是,澳幣對美元已經回到0.6150上方。可能市場認為澳洲能從中國貿易受限中獲得部分轉單效應,或者是因為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停關稅,讓部分亞太貨幣獲得喘息空間。
我昨天才在幣圈看到21Shares申請狗狗幣ETF的消息,狗狗幣大漲12%,今天又看到特朗普這則消息,感覺2025年的金融市場真的是越來越瘋狂了。
中長線觀察點(基本面、政策風向、地緣風險)
從中長期角度來看,投資人應該關注這幾個重點:
觀察要點 | 可能影響 | 投資思路 |
---|---|---|
美中關係惡化 | 供應鏈重組加速 | 關注越南、墨西哥、印度等替代製造基地 |
中國政策反制 | 美國科技、農業、飛機可能被針對 | 密切關注蘋果、波音、美國農產品出口商 |
通膨影響 | 美國進口商品成本上升 | 零售與消費板塊可能承壓 |
90天後政策走向 | 不確定性因素 | 保持流動性,避免過度槓桿 |
說真的,美中關係這麼緊張,我前陣子去美國出差時,海關人員看我的亞洲臉孔就問了一堆問題,感覺政治氛圍真的滲透到各個層面了。
技術面分析與可能路徑
**從技術分析角度看,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引發市場多空拉鋸**,各主要指數與貨幣對都出現明顯的波動模式。目前來看,市場走勢可能呈現區間震盪,直到政策具體落實細節明朗化。
以美元/日元為例,已經跌破147.00水平,技術面看起來相當疲軟。我在去年曾經押注美元兌日元上漲,結果被「央行口頭干預」套在高點,虧了不少錢,所以現在對這對貨幣特別敏感。
我觀察到的幾個關鍵技術面指標:
– 美元指數:目前處於關鍵支撐位附近,若貿易緊張局勢繼續,有可能重新向上突破。
– 澳元/美元:已經重返0.6150上方,若能維持在此水平之上,技術面可能轉為偏多。
– 黃金:繼續保持強勢,3100美元附近存在心理阻力,但通常地緣政治風險增加時,黃金是最穩健的避險選擇。
我自己是偏好交易黃金,畢竟特朗普在位時黃金表現都不錯,這次感覺也不例外。不過,投資貴金屬要有耐心,不要被短線波動嚇到。
我怎麼看這個新聞?(作者觀點)
**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背後反映的是美國對貿易與地緣政治的戰略調整**,這種「選擇性打擊」策略將成為未來幾年的常態。投資者需要理解並適應這種新常態,調整投資組合以應對更加複雜的環境。
老實說,這則新聞看起來很戲劇化,但如果了解特朗普的執政風格,其實也在意料之中。他的政策向來就是「大開大闔」,喜歡製造震撼效果,然後再在談判桌上獲取優勢。
我個人認為,這次關稅政策有三個關鍵點值得注意:
1. 針對性很強:就是專門針對中國,其他國家反而獲得暫時喘息。這種分化策略可能會讓中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中更加孤立。
2. 時間點刻意選擇:90天的暫停期限,意味著大約會在2025年底前到期。這段時間可能是特朗普為新政府布局的關鍵期,也是他展示施政風格的「試水期」。
3. 政策可逆性高:宣布「暫停」而非「取消」,表示隨時可以恢復,這給了特朗普很大的政策靈活性。
我在2018-2019年那波貿易戰時虧了不少錢,因為低估了貿易政策對市場的衝擊。這次我會更加謹慎,特別是中國相關的資產配置會適度減碼,增加日本和歐洲的比重。
這類新聞要怎麼解讀?新手會踩哪些坑?
**解讀特朗普貿易政策新聞需要「看長不看短」、「看本質不看表象」**,避免被短期市場情緒和標題黨引導。新手常犯的錯誤是立即做出反應,而沒有等待市場充分消化消息和政策細節。
我常看到新手投資人看到這種重大消息就慌忙下單,結果常常被當沖割韭菜。給各位幾個我踩過的坑,希望大家能避免:
1. 過度解讀單一政策:特朗普的政策常常是「放話」—「修正」—「實施」三部曲,中間經常有反覆,不要看到一個消息就全押注。
2. 忽視時差因素:美國發布消息時,亞洲市場往往已經休市,隔天開盤就是追高或殺低,容易進場點位不佳。我的經驗是寧可等待1-2天,讓市場情緒穩定後再決定。
3. 情緒化交易:我以前看到貿易戰消息就緊張,結果往往做出錯誤決策。現在我會先問自己:「這個政策真的會影響我持有的資產基本面嗎?」如果不會,就不要輕易改變策略。
4. 缺乏避險意識:在政策不確定性高的時期,適度配置黃金、美元現金或國債是明智之舉。我現在的投資組合至少有15-20%是避險資產。
如果你經常被這類新聞搞得心神不寧,可以考慮減少查看財經新聞的頻率,專注於週度或月度的大趨勢分析,反而能做出更理性的決策。
相關關鍵字與搜尋意圖延伸
**市場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關注與搜索已明顯增加**,投資者普遍關心這一政策對投資組合的短期和長期影響。了解主要搜索問題,有助於更全面把握市場情緒與反應。
以下是大家可能會搜尋的問題,我也順便回答一下:
特朗普關稅政策是什麼?
特朗普宣布對大多數國家暫停「相互關稅」和「10%關稅」90天,但同時將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到125%。這反映了他對中國強硬、對其他貿易夥伴相對緩和的差異化策略。
美中貿易戰對股市有什麼影響?
美中貿易緊張通常會導致短期市場波動加劇,尤其對中國出口導向企業和在中國有大量業務的美國公司(如蘋果)造成壓力。避險資產如黃金、美元、美國國債和日元可能受益。
125%關稅對中國出口是利多還是利空?
明顯是極大的利空。如此高額的關稅實質上將大幅削弱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,可能導致中國對美出口大幅下滑,進而影響中國整體經濟成長和就業。
2025年美國關稅政策未來會怎麼走?
根據目前趨勢,特朗普政府可能會持續對中國保持高關稅策略,同時與其他國家進行個別談判。90天暫停期後的政策走向將取決於各國的反應和談判進展,但整體趨勢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。
黃金在貿易戰環境下是好的投資嗎?
歷史數據顯示,貿易緊張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時,黃金通常表現良好。2018-2019年上一輪貿易戰期間,黃金價格從約1250美元上漲至1550美元左右。目前黃金已接近3100美元,在貿易緊張情況下仍有上漲空間。
常見問題 FAQ
Q: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會影響台灣嗎?
A:會有影響,但可能是雙面刃。一方面,台灣與中國有緊密的供應鏈關係,中國出口受限可能連帶影響台灣的中間財出口;另一方面,台灣可能從供應鏈重組中受益,接收部分從中國轉移的訂單,特別是半導體和高科技產業。
Q:125%的關稅是否違反WTO規則?
A:技術上來說,如此高額的單邊關稅很可能違反WTO規則,但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引用「國家安全例外」條款來辯護。即使被WTO裁定違規,dispute settlement機制通常需要數年時間,且美國可以選擇不遵守裁決。
Q:我持有ARKK等科技ETF,需要擔心嗎?
A:需要適度關注。科技股中有不少公司依賴中國市場或供應鏈,如蘋果、特斯拉等。建議查看你持有ETF中對中國曝險較高的成分股比重,必要時可以適度減持或增加其他地區ETF來分散風險。
Q:這次90天暫停期會不會再延長?
A:有可能,這取決於其他國家的反應和談判進展。特朗普的談判策略往往是先製造壓力,然後在談判桌上尋求讓步。如果獲得他想要的貿易條件,暫停期可能延長;如果談判不順利,可能恢復或加碼關稅。
Q:中國會如何反制?
A:中國可能的反制措施包括:對美國關鍵出口品如飛機、農產品、晶片加徵關稅;限制稀土等戰略資源出口;讓人民幣適度貶值抵消關稅影響;加速推動「內循環」經濟策略減少對美依賴。中國也可能在地緣政治議題上採取更強硬立場作為反制。
結語:該怕?該進?還是該等等?
**面對特朗普的關稅新政策,投資者應採取審慎但不恐慌的態度**,關注市場反應並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調整策略。這一輪貿易緊張可能持續較長時間,需要有長期應對計劃。
說實話,我自己經歷過2018-2019年那波貿易戰,當時的恐慌情緒後來證明是買入良機。但這次不一樣的是,關稅幅度大得多,全球經濟環境也更加複雜。
我的策略是這樣的:
1. 不恐慌賣出:除非你持有直接受中國高關稅影響的標的,否則不建議大幅調整現有部位。
2. 適度配置避險資產:增加黃金、美元現金或短期債券的比重,目標是組合中有20-25%的防禦性資產。
3. 關注受益標的:越南、墨西哥、印度等可能從供應鏈重組中受益的市場值得關注。
4. 耐心等待更多細節:未來幾週可能會有更多政策細節和各國反應出爐,那時再做更全面的調整可能更明智。
記住,投資最重要的是順應大趨勢,但不被短期噪音干擾。貿易政策的影響通常是漸進式的,不會一夜之間完全改變經濟基本面。保持冷靜,做好準備,反而能在動盪中找到機會。


外匯摩西|人如其名,命運多舛,卻從未放棄過交易的信仰。
第一次進場是 2016 年,重倉做多英鎊,結果遇上脫歐公投黑天鵝,一夜之間賠了 68%。當時沒有停損概念,只剩下一句話:「我真的不適合做交易嗎?」
但我沒放棄。三年後,靠技術面波段操作,在美元指數(DXY)突破 98 關口時抓到順勢行情,單季資產成長 212%,也因此被選入台灣某知名外匯學院的進階策略交易培訓班,並參與過 Myfxbook 認證模擬賽事,獲得月度排名 Top 10。
從英鎊閃崩、美聯儲 QE 到日圓干預,我歷經過各種政策風暴與市場劇變。曾經一年爆倉兩次,現在連止損點都設得跟量化交易員一樣精準,連報酬/風險比都會控制在 2:1 以上。
累積交易筆數超過 3,200 筆(含現貨、差價合約 CFD)
日誌紀錄本超過 8 本,逐筆反省交易邏輯與心態偏差
勝率穩定在 62–67%,最大回撤已控制在 10% 以下
目前已獲得 TradingView 策略開發者認證徽章(Pine Script 筆者)
與兩位量化策略開發者合作開發「多幣種動量交叉系統」供 Telegram 社群測試
如果你也怕再當下一個冤大頭,就來這裡一起學會少賠多賺、穩穩活下來。